新春走基层|穿芳峪三日:一个北方乡镇的冬季防疫见闻
 日期:2023-01-19   浏览:3685   来源: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寒冬时节,我国北方山区仿佛笔力遒劲的水墨画,车子穿行山间如入画中。连拐几个弯后,半月谈记者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穿芳峪镇。

穿芳峪,意为穿过芬芳的山谷,位于天津北部的蓟州区,镇子背靠群山,前邻水库,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山间,村民去大医院就医不算方便。见此情景,半月谈记者心中不免忐忑,不知居于此间的村民,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冬季度过感染高峰。

第一日印象:药品有储备

天色已暗,车子径直开到镇上的卫生院。卫生院不大,是座一层的平房,但各类基础医疗设备都有。

迎面走出来的是卫生院院长刘宏亮,50岁的他精通中西医,不仅“坐镇”卫生院为周边农村患者诊治开药,还常常上门去到那些难以下床的患者家中。

刘宏亮介绍,目前卫生院有24名医生。“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他说,12月中旬,这里的医务人员80%都感染了,余下的医生只能连轴转,吃睡基本都在卫生院。

看到半月谈记者急于了解药品储备情况,当日既负责挂号缴费,又负责取药的医师孙宏生指着身后的药架说:“发烧、咳嗽、咽痛、抗病毒的药咱都有,现在有一个月的储备量。”

孙宏生说,前期确实有一段时间布洛芬等药物比较紧俏,“政府反应速度挺快,没多久就协调补充好药品了,其实有一些替代性药物也能达到退烧的功用”。

聊天时,刘宏亮电话铃声总是时不时响起,一通刚挂,下一通就来了。电话那头大都急迫而慌乱,“我爸90多岁了,连续四五天一直咳嗽怎么办”“老母亲持续性低烧,还吃不下饭”……

每次刘宏亮都会温和地回应,还会打开视频看看老人情况。“要是患者情况比较严重,我就得上门去,再严重的,就直接和区里联系,快速转运过去。”刘宏亮说。

谈话间,天已黑透,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星星格外明亮。卫生院里的灯光也一直亮着,陪伴着一直值班到第二日清晨的两位医生。

第二日直击:全程关注感染老人

鸡鸣几遍之后,卫生院里人渐渐多起来,挂号处已经开始排队。一眼看去,病人虽然不少,但算不上拥挤,秩序井然。

“上午是我们的接诊高峰期。这段时间每天来就诊的新冠病人确实不少,但轻症居多。”接诊间隙的刘宏亮告诉半月谈记者,从2022年12月初到现在,陆续有20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来卫生院就诊。

不同于大城市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镇上村民的感染速率要明显慢得多。刘宏亮说,村里百姓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隔离意识在不断提升,而各家的院落成了隔离的天然屏障。

半月谈记者随机询问一位就诊的村民吕双双:“药好买吗?”她说:“也不算难买,板蓝根、退烧药都有。”这次来挂号,吕双双是为了买些中药给家里的老人吃,作为病情初愈后调理之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这所卫生院医治新冠感染者的特色。走进卫生院的中药房,副院长王国军正在给患者配中药。“这副是治咳嗽的,我们也有治疗发烧、咽痛的配方,现在都是中西医结合,效果不错。”王国军说。

穿过一条短短的走廊,就是卫生院的诊疗室,几位症状较重的老年人正在输液。“开始烧得厉害,咳嗽,胳膊腿儿都疼,没有不疼的地儿。”81岁的大爷李增说,“现在好多了,也不那么难受了。”

“前几天去家中随访,发现老爷子精神不太好,呼吸道的症状比较重,就赶紧对症开了药。”刘宏亮说,如今老爷子好多了,能自己来院里诊治了。

陪伴李增左右的是女儿李海燕。她说:“老人年纪大了,去大医院路途遥远。卫生院离家近,医疗条件也不差,我们跟这儿的刘院长和医生都特别熟悉。”

刘宏亮所说的随访,指的是天津市的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早在2022年11月就发文指导各地摸清老年人、有基础病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

天津市已经摸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并依据新冠肺炎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标准及时调整“绿、黄、红”三色分级标记。

“年龄在8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或者65至80岁基础疾病不稳定的人群就会做红标标记,定期随访。”刘宏亮说。

据介绍,这里各个村都有包村医生,身体不舒服了可以随时电话求助,或者直接给镇卫生院的刘宏亮打电话。

午饭过后,卫生院里病患数量已经不多了,刘宏亮便按计划去村里随访一位“红标”病人。

住在肖庄户村的金国英今年98岁,一周多前感染发烧,恶心呕吐,当时差点不行了,经过多日上门治疗,老奶奶转危为安。

刘宏亮敲了敲院门,老人的女儿律春荣就迎了出来。金国英头发花白,正在里屋卧床休息,刘宏亮走近床前,老人马上紧紧攥住他的手,眼泪从眼角滑下来。律春荣高兴地说:“昨天老妈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常规检查之后,刘宏亮告诉律春荣,老人情况比较稳定,又耐心嘱咐了几句,律春荣才万般不舍地送刘宏亮离开。

刘宏亮告诉半月谈记者:“高龄、行动不方便的病人,我们都到家里去看。当然全镇那么多病人,都上门看不现实,我们会用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全程关注老年人,直到他们完全康复。”

第三日感受:渐渐恢复生机

第三天,半月谈记者来到穿芳峪镇大辛庄村卫生室,在这个最基层的卫生机构里,有两位医生,主要服务附近两个村共2000多位村民。

这是一间平房,门口有两只小土狗正在打闹,村民陆陆续续进来咨询。村民吴淑芹说:“前些日子发烧了,还咳嗽,来这儿拿的药。这不好了嘛,来这量量血压,测测血氧,都挺正常的。”

大辛庄卫生室医师陈素娟正在给患者配咳嗽药,她并不会整瓶整盒卖给村民,而是按照剂量用纸包起来。

半月谈记者问:“为什么不整瓶给呢?是缺药吗?”“药品确实紧张点儿,但一直没有缺,不过咱们也不能过度消费这个药,他需要多大的量,咱就配多大的量。”陈素娟说,疫情之前,村里就一直是这么配药,这是让老百姓受益,不多花钱。

另一位医师刘怀臣说:“现在群众对防护挺重视,一般都戴口罩,即使感染了,大都是轻症。”

陈素娟说,开始大伙儿对新冠是有点紧张害怕的,后来发现正常用药可以慢慢恢复。“大伙儿也反映,一周左右就好了,咱心里就踏实不少。”

下午气温回升,在一个村口的广场上,孩子们在阳光下嬉闹玩耍,村民们戴着口罩相互寒暄。

刘宏亮还在卫生院里忙碌着,他又去药房清点了一次库存,确保春节期间的用药。“春节时,家里外出工作的孩子们陆续回来,人员流动大,感染风险高,咱们得做好万全之策。”

回城途中,半月谈记者路过隔壁镇的旅游村,民宿的生意开始回暖,村里的路又堵车了。新年伊始,春天渐近,生机与活力正慢慢重回大地。(记者张宇琪 郑一晗 参与采写:卜多门、许健)

来源:半月谈网


<上一篇:天宫TV又上新!我已“长成”感觉良好下一篇:时政画说丨年味儿>
0.091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