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仅需要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还需要创新教学形式,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春风化雨,循循善诱,通过与学员心灵之间的互动,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触景生情过程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党性教育能否遵循“认知—感悟—认同—践行”的规律,做到情景交融、触及灵魂,直接决定着党性教育是否“有用”和“有效”。
当前,党性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在情理交融之中“活”起来。一方面,通过综合运用氛围营造、问题导入、故事音像、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体验式教学、访谈对话式教学以及现场问答互动等环节,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有机融合,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性的体验升华成为理性的认识,达到反躬自省、升华境界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党员干部在党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历史到现实、个人到群体、正面到反面”等多维视角有效挖掘各具特色教育资源,以情景再现、互动模拟等方式打造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使党性教育形象化、具象化,在情景交融中深化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很显然,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的突破,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的党性教育模式,推动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理论讲授与实境体验的有效融合,把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大量红色历史遗迹开发成为党性教育基地,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党员干部在“看、听、思、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体验度、鲜活性,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
党性教育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我们党也经历着各种风浪考验: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在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下如何更好地消解危险,提高执政能力,是全党上下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各级党校在对党员干部实施党性教育中,通过党章、党规、党纪的讲授,使党员干部将党的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挖掘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不同时期我们党涌现的先进典型,弘扬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崇高风范、人格魅力;通过一系列警示教育,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泥坑的教训给大家讲透,使大家引为镜鉴、自觉自律。最终通过这些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党性教育引导全党上下将思想认识、精神状态、行动实践统一、凝聚到处大时、顺大势、担大事、经风浪的伟大事业中。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保持朝气蓬勃的必然要求。党作为卓越的政治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强调要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几近百年,党从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始终保持革故鼎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凝聚、感召、组织、引领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前进的动力保障。“行百里者半九十”,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转折期、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历史关键期、民族复兴国运日盛的历史上升期,需要全党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发挥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与奋斗精神。党校党性教育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内涵的教育方式旨在引导、激励、鞭策、督促、推动党员干部着眼当下、不忘历史、面向未来,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奋斗精神。
通过党性教育培训的学习,领悟到加强学习,认真读书,是提高修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勤奋学习,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做到“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好学多思是一个人快速进步的捷径。素质决定生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自觉性。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透过现象揭示深层的全面本质及深层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性,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实际问題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